以下文章轉載自聯合新聞網_意見評論_名人堂
【聯合報╱洪蘭】 2009.09.27 04:12 am
開學了,學生都陸陸續續回來了,交談之下,發現都去了災區做志工,讓我聽了很高興。他們自動自發去清淤泥、帶小朋友團康活動、背糧食及水進路還不通的深山災區。我在年輕的這一代身上看到了公民教育的核心—參與。這觀念重要到連做父母都要講究參與。
參與 公民教育的核心
在微軟變成家喻戶曉的名字之後,比爾蓋茲的父親常被人問:「你是怎麼教的,把孩子教的這麼好?」他說:「這真是好問題,因為我也不知道。我唯一能想到的是他們小時候,我盡量參與他們的生活,凡有球賽,我都盡量到場加油,贏的時候,我帶他們去吃冰淇淋,輸的時候,我替他們擦眼淚。學校的家長會、懇親會我盡量親自出席。除此之外,我跟其他的父親一樣,努力賺錢,餵飽他們的肚子」。
教養孩子無他,參與孩子的生活而已。
「參與」是廿一世紀公民的責任,凡是跟公眾有關的議題,大家要參與,站出來說出你的心聲、貢獻你的時間和精力,監督公共設施的進行,確定沒有偷工減料、沒有不法行為在你周邊發生,外國還有一個叫「公民的逮捕」(citizen's arrest),看到不對的事情,要挺身而出、主張正義。如果每個人都肯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與執行,很多人為的災害就可以減少。
生命 透過經驗才了解
出席,在場,參與是所有一切的開始,暢銷書《自然心藥》(Kitchen Table Wisdom)的作者雷曼(R. N. Remen)就說:「生命是個老師,但是他教我們的東西不是透過科學的研究,而是透過經驗才得到的。人在這世界上生存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有智慧的成長,學會愛人。我們可以從生命中必然有的輸和贏,成功和失敗,有和無中去學習智慧和愛人。我們所需做的不過就是出席、參與,打開我們的胸襟去接納別人。所以要完成生命的目的就在於我們怎麼主動去扮演角色而不是被動的被分配。你一定要在場才會贏」。
好一個「一定要在場才會贏」,生命教育本來就在實做,有參與才有體驗,有體驗才有感動,有感動,學習就成功了。南非祖魯人見面時,打招呼的話是「我看見你了」(I see you.),對方的回答是「我在這裡」(I am here.)。這麼簡單的對答卻令人感動非凡,一個躲在家中,從來不出來參與任何公共事務的人,不是跟沒有這個人沒兩樣嗎?出來參與打獵、祭祀後,「我看見你了」,我認同你是我族群的一份子。
互挺 社會變得更美好
「我在這裡」則是支持,在民主社會中,有人附議,提案才成立,古人說「單線不線,孤掌難鳴」,有人支持,兩人成雙,三人成眾,事情就成了。「我在這裡」對人的心靈更是重要,我小時候怕黑,父親最常講的便是「我在這裡,不要怕」。
想想看,一個有公民參與,互相支持的社會怎會不好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2009/09/27 聯合報】@ http://udn.com/
- Oct 02 Fri 2009 12:27
【分享】洪蘭:我看見你,我在這裡。參與是公民教育的核心。
close
一直很喜歡洪蘭老師的教育方式,連說話表情也都令學生們歡喜攝受吧!我想。只要轉電視看到洪蘭老師上節目,就一定會停下來看到結束。覺得洪蘭老師的教育理念和自己想做到的理想是同一個方向的,每每聽老師說話自己在電視機前面總是跟著點頭如搗蒜,這篇是Alice中午吃飯時間的好文分享,覺得也很有道理,所以分享給大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